top of page

 青公的故事(三)

青山道上的「紡」「織」「染」「縫」

01

1860 年清政府將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之後,深水莆成了邊防關卡,功能尤如現在的出入境口岸。
圖 : 1866 年意大利傳教士西米安.獲朗他尼(Simone Volonteri)《新安縣全圖》九龍部份

走在青山道上就如同探索著香港發展的脈絡。


英國接管新界之前,深水莆(深水埗之舊寫法之一)是中英邊防前線,清廷曾有駐軍,編制上叫深水莆汛,亦設有海關緝私及徵稅,是出入境口岸之一。這附近有不少客家村落,主要有鄧、周、曾、李、鄭、蘇、黃、葉、謝、吳及徐等氏族。

英國接管新界之後,隨著經濟發展及人口增加,城市發展亦伸延至深水莆;加上大埔道及青山道相繼落成,深水埗遂成為進出新界的重要門戶,鄉村田野轉眼間變成街道與樓房,人煙漸趨稠密。

隨著九龍半島人口漸增,城市發展亦一直向北伸延至深水埗
圖 : 1938年 香港指南內一幅九龍地圖 (陳公哲着)

勞動力集結,成了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。二戰前的香港,工廠多集中在旺角、九龍城、西環等舊城區,深水埗算是邊鄙的一個開發點。小廠設於唐樓內,與民居毗鄰,多是前廠後居,規模有限;財力較強的大廠就會買地,興建獨立廠房,規模大的更設有宿舍、貨倉、寫字樓等。
 

二戰後,為逃避戰亂,有大量上海及鄰近地區的紡織廠的資金、機械及技術人員進入香港,使香港的紡織業突飛猛進

戰前香港曾經有棉紗廠。1899年,渣甸洋行在銅鑼灣掃稈埔成立香港棉紡織染公司。1914年,渣甸因為缺乏熟練技工,又因電力與淡水供應不足,同時又因香港潮濕氣候不利紡紗,最後將工廠遷至上海經營。結果香港的織造業只有靠外來棉紗。

南來資金及技術促成香港紡紗業的崛起

到 1947年,上海商人李震之在香港創辦大南紗廠,該廠發現機械運作產生的熱力,能減低空氣濕度,解決了香港潮濕氣候影響棉紗的品質的問題。也鼓勵了其他上海江浙一帶的紗廠南來。

 

二戰之後,至 1949 年期間,內地政局動盪,開始有內地工業家在香港投資生產。香港的工業,便沿著處於邊鄙的青山道發展起來,而青山道上第一個工業區便是長沙灣。長沙灣的範圍不算很大,響噹噹的名字卻也不少,立足的主要是紡織及製衣業。

香港紗廠創辦人是上海紡織大王王統元,其基業可追溯至1913年在上海成立的達豐染織廠。1947年,王統元移居香港,並把內地先進的機械及熟練的技工帶來,先後成立九龍紗廠及香港紗廠。1954 年創辦香港紡織 (香港紗廠的前身) ,選址長沙灣青山道,其後漸變成青山道的大戶,全盛時在青山道及附近共發展了六期工廠大廈,佔地廣,規模大;在香港紡織業的黃金時代,它是香港三大紡織廠之一。

長沙灣之後,工業沿著青山道發展,下一站到了當時仍是荒郊的荃灣,荃灣柴灣角附近​青山道 9 咪至 9 咪半曾是紗廠及紡織廠的集中地。1948年
唐炳源在今日的麗城花園和灣景花園一帶創辦了南海紗廠 ,1954 年陳廷驊創辦了南豐紗廠,吳文政 1957年在其附近成立中央紗廠;南海紗廠附近也有寶星紗廠、東南紗廠及會德豐紗廠。

有了紗線,便有布匹織造

戰前香港己有不少布廠,大多是小規模生產。戰後香港受惠於英聯邦的關稅優惠,布匹、成衣、棉紗出口急速發展。當紡紗工業發展起來,不少紗廠也同時兼營織布廠,但也有織布廠反過來開設紗廠,如由中央布廠開設的中央紗廠。

50 年代,香港紡織業憑著英聯邦的關稅優惠,發展十分迅猛 (圖 : 南豐紗廠 50 年代的舊貌)

​梭織與針織雙線發展,香港成為世界成衣製造中心

早於戰前,香港的織造業與成衣業也有一定規模。工廠多是前廠後居或者應該叫工場或者山寨廠,多在深水埗,其後沿青山道發展起來。

震歐線衫廠有限公司由譚耀雲於1930年代成立,戰後在長沙灣青山道自建廠房,生產線仔衫、線衫、文化衫及背心,而蜆殼版及雞仔嘜是該廠著名的品牌,其中於1953年推出的雞仔嘜,時至今日仍然是人所熟悉的品牌。

利工民織造廠亦是以線衫聞名,由馮薵如於1923 年在廣州成立,戰後把生產重心遷移至香港,秋蟬牌及金鹿牌是不少男士的日常衣著。現時利工民依然維持香港生產線,廠房正位於青山道。

 

在青山道上,震歐與利工民,均製造優質線衫,是一代香港人的日常衣著

戰後南來的上海蘇浙實業家的主導了紡紗工業。而織造業則有上海與廣東資本分庭伉儷。不少紗廠也因掌握紗線供應,因而也開辦了織布廠,如唐翔千家族本來經營南海紗廠,他在 1968 年於長沙灣成立半島針織廠。

鄰近青山道的羅氏針織,創辦人羅定邦在50年代由順德來港白手興家,把祖家經營紗廠的資金技術帶來香港,再而進軍織布廠。1975年正式成立羅氏針織,隨着本港製衣業在七八十年代發展蓬勃,羅氏執製衣業牛耳,本地著名大眾時裝 Bossini ,就是由他一手創立。

此外,赫赫有名的麗新集團創辦人林百欣,也是在1945年由潮州移居香港。他來港初期,只是成衣推銷員,稍後,在深水涉元洲街開設成福織造廠,打下基礎;1950年,他接辦麗新製衣廠。及後在1964年,麗新製衣廠遷入青山道一幢3層廠廈,屬於自置物業;之後,林氏利用原址重建舊有廠房,並藉此涉足地產發展。再後來,麗新不單染指製衣、地產,發展至今,更成為業務多元化的企業集團。
 

半島與羅氏的總部依然設於長沙灣

紡織業基地吸引染廠進駐

青山道令偏遠的地方變得交通便利,不只開發了廉價的土地,也把一些工業帶到合適的地方。當時,漂染是其中受地理條件所限最明顯的一個行業。染廠不只佔地廣,也要選址水源充沛的地方,因為漂染每個工序也離不開水,九龍半島上的天然溪流當然缺少,水量也不穩定,但同處青山道上的荃灣,因位處大帽山腳,溪流多,水量亦充沛,也因為附近也是紗廠布廠集中之地,遂成了染廠理想之地。

戰後香港工業起飛,令青山道上的荃灣急速發展.圖中的河道是現在的大涌道,上游是大曹石澗,終年水源充沛,不少染廠便落戶於此,包括中國染廠(在圖中河道轉彎之處兩旁)

說起染廠,在香港最有名的當屬中國染廠。1949 年查濟民在荃灣曹公潭下游河道旁創辦中國染廠,1956 年因業務擴展故在河道對岸另建新廠,並於1959年創辦新界紗廠涉足紡紗,其後又開辦百老匯製衣廠、香港興業有限公司,建立了紡紗、製衣和銷售的垂直業務。

1960 年中國染廠亦隨同查氏紡織集團進軍西非尼日利亞,成為由種植棉花、紡紗、織布到印染,這條垂直生產線當中的重要一員。至今在西非僱有兩萬多工人,是不少世界各大服裝品牌的幕後功臣。查氏憑藉雄厚實力,旗下的香港興業集團,成為華資著名企業。

1950 年代的中國染廠廠房,於 1982 年變身成 27層的工廠大廈,2000 年代初期把大廈改為辦公大樓,基座由停車場變身商場,部份樓層也成為商場一部份。商場部份現時叫作「8咪半」

青山道與荃灣集中香港主要的紗廠,也帶動周邊工業發展,如在南豐紗廠、中央紗廠旁邊便有不少布廠及染廠,廠房尚在的有富華織造廠 (1948年)中及 慶豐印染廠  ( 1971 年) ,也吸引為數更多的製衣廠。一條青山道便是香港紡織及製衣工業的重要基地,紡織高峰期 (1967年) 聘用了約 43 萬人,而製衣業高峰期 (1986年) 聘用人近 30 萬人,佔全港製造業勞工的三分之一,養活了不少家庭。

寄語 : 

以上只是青山道上的知名企業的一小部份,小小的一條青山道,跨國集團卻也不少,它們業務由小變大,再變強,繼而走向世界,與香港的蛻變何其相似。現在,已沒有多少產品是香港製造,但一如紡織及成衣工業,其實世界不少產業鏈中也能找到香港企業的參與。雖然香港工業生產減少,只要實業家的開拓精神尚存,遠遠說不上式微,香港工業只不過是昇華至另一層次。大家可要重新認識香港企業的真正實力。

作者 : 艾頓

參考 : 香港記憶 https://www.hkmemory.hk/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