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青公的故事(二)

青山·客家·鬼佬

01

現在的青山最初叫杯渡山,唐朝時曾叫作屯門山,在宋朝至明朝有一段很長時間重用杯渡山舊名

圖 :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在嘉靖年間所著的 《籌海圖編》內列出東莞縣 (香港當時屬東莞縣) 沿海的衛所及地理,現在的青山在該地圖是叫做杯渡山

青山是香港西面的一座高山,而青山公路卻是繞過九逕山的山麓,與青山隔著一個海灣,為何青山公路以青山來命名 ? 可以先探究一下青山一名之由來。

 

由南朝宋到清朝鴉片戰爭前後,中間大約一千四百年,青山一直沒有被喚作「青山」。

 

起初這座山因為南朝宋杯渡禪師的傳說被稱為「杯渡山」。後來因為唐朝曾屯兵於山下保護商船及徵稅而被稱作「屯門山」。南漢後主劉鋹以屯門山有祥瑞為由,希望國祚綿長改名「瑞應山」,甚知宋朝軍隊不久兵臨廣州而被逼投降。宋朝官吏當然改掉舊政權「瑞應」舊名,以屯門山當時的佛教聖地的典故改回「杯渡山」,再而到明末至清末的「聖山」。

到了明朝萬曆,杯渡山被叫作聖山直到清朝末年
圖 : 萬曆二十三年 (1595)《粵大記.廣東沿海圖》節錄重繪

但當客家人來到新安縣後,便為「青山」一名埋下伏筆。(現時香港範圍是舊時新安縣的一部分)

 

清朝康熙初年的「遷海」令沿海地區鄉村破敗田地荒蕪生靈塗炭,「復界」後回流的人丁單薄,官府遂招來客家人來到新安縣,協助恢復生產。肥沃的平地在屯門的北面早被回流的本地人重新佔據,後來到屯門的客家人聚居在沿岸貧脊之地及山谷中,如龍鼓灘、掃管笏、大欖。

滿清佔領中國之後,為杜絕在台灣島上繼續抗清的明朝將領鄭成功從大陸沿海得到補給,下達遷界令,到滿清迫降明鄭政權才下令復界,但沿海地區包括香港早已生靈塗炭,遷回的人口銳減,官府遂鼓勵客家人遷入開荒恢復生產。
(圖:在福建省尋獲的一塊遷界令界石碑,一道聖旨一條冷血界線令沿海民眾家破人亡)

1866 年,意大利傳教士西米安‧獲朗他尼 (Simone Volonteri) 所繪制的《新安縣全圖》,把「聖山」標為「清山」,英文為「Tsing Shan」,相信是由於客家話「聖山」的讀音近似廣府話「清山」,洋人繪圖時誤用了客家話讀音轉訛而來。地名應該由此而改變。

 

「清山」一名開始為人所用,書寫有時也會簡化作「青山」,如光緒 5年(1879 年) 出版的《廣州府志》便是。直至民國7年 (1918 年),顯奇及了幻兩位法師在屯門杯渡山建青山寺修行,以山上「松柏叢生,蔥翠遍野」,改其名為「青山」,由是成為定論。青山一名,相對屯門這一帶的歷史,其實是十分十分年輕。

意大利傳教士西米安.獲朗他尼(Simone Volonteri)《新安縣全圖》屯門部份,1866年

圖片來源:劉智鵬、劉蜀永:《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──屯門》,香港,三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,2012,p.36 

英國租借新界後,政府地圖以青山及 Castle Peak 標示杯渡山,山下一帶也稱為青山,山下海灣本來叫作屯門澳,也改稱為青山灣。而 Castle Peak 一名因早期西歐航海人士見杯渡山山勢險峻,加上山頂岩石堆疊,貌似歐洲城堡而來。

 

而青山公路初代版本只由上水接駁青山區域,叫作青山公路也很理所當然。

青山 (Chin Shan) 與 Castle Peak 成為了杯渡山或聖山的官方新名字
​圖:  1900 年 Map of the Colony of Hong Kong

作者 : 艾頓

參考資料
《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──屯門》  ( 劉智鵬、劉蜀永 著 )

bottom of page